智能溫室濕度科學控制方法
智能溫室通風除調節濕度外,重要的是調節溫室內空氣濕度和氣體成份。
由于薄膜有很好的保濕性,在密閉的情況下,室內空氣濕度經常保持在飽和狀態,在嚴冬季節是如此。這樣高的濕度是各種病害發生流行的良好環境,因此要通過放風排溫來降低室內的空氣濕度。即使在嚴冬季節,也要在不致使瓜秧受凍的情況下通風,春秋季病害嚴重發生時應以考慮降濕為主放風排濕,盡量使室內空氣濕度控制在85%以下。
通風還有調節氣體的作用,在密閉條件下,室內的二氧化碳是嚴重缺乏的,因此應通過換氣來保持室內0.03%的正常二氧化碳濃度,滿足蔬菜生的需要。在溫室內施放二氧化碳氣肥,具有很好的增產效果,一般在揭草簾后半小時開始施放二氧化碳,至通風前半小時結束。施放的濃度高可以達到0.15%。
在施肥后塑料大棚內會積聚氨氣,也應通過換氣來排出有害氣體。
大棚蔬菜生產由于是在比較封閉的條件下進行的,其地面蒸發和作物蒸騰產生的水大都在棚內,所以棚內相對濕度顯著高于露地。而棚內空氣濕度過大又是病害多發危害嚴重的主要原因之一,因此科學控制棚內濕度是大看法完全一致栽培中重要的一環。以下介紹幾種有效控制棚內濕度的方法。
A、深溝高畦栽培即棚栽時宜選地勢高、排水方便的地塊。整地時一定要開好棚四周的排水溝,棚內采取深溝高畦栽培方式,畦高30厘米,以便濾水排漬。
B、天膜用無滴膜或防滴水劑,即大棚膜用無滴膜或防滴水劑處理,以防棚內"下雨",防滴水劑是一種藥劑,噴在薄膜上即具無滴膜的功能。
C、地面全地膜覆蓋法,即畦面和溝全用地膜覆蓋,此法可降濕20-30%。
D、自然通風法:即在保證幼苗不受凍害的前提下盡量多通風來排濕。
E、病蟲防治無水施藥法:即采用藥土、煙熏法來防治病蟲害。既可有效地防治病蟲害,又能控制土壤濕度和空氣濕度。